粉紅色牢房效應:綁架想法、感受和行為的9種潛在力量

點閱:722

譯自:Drunk tank pink:and other unexpected forces that shape how we think, feel and behave

其他題名:綁架想法、感受和行為的9種潛在力量 綁架想法、感受和行為的九種潛在力量 綁架想法感受和行為的9種潛在力量

作者:亞當.奧特(Adam Alter)作;陳信宏譯

出版年:2013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EPUB 流式

字數:125773

ISBN:9789861753294

分類:心理學  SDG1 終結貧窮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內容簡介
 
★甫出版即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
★《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各界學者、業界、各大媒體讚譽!
★趨勢觀察界、心理學界的新銳明日之星!
 
《誰說人是理性的!》《決斷2秒間》《記憶人人hold得住》《出版人週刊》齊聲稱讚:
「完全被這本書引起好奇心!」,大力讚譽這本書將改變所有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一個好唸的名字(或公司名稱)會讓你的成功來得比別人快?
投履歷給傳統產業或外商公司時,你的面試機會也可能取決於大頭照的臉部比例?
「十萬人使用過都說讚!」這種產品只有亞洲人才會買帳?
想不到點子時,多看蘋果公司的商標就能激發創意?
在秋冬季大量上映浪漫愛情喜劇,是電影公司的策略之一?
瑞士西北部小鎮警局設置了「粉紅牢房」、美國德州監獄也讓囚犯穿上「粉紅色囚衣」的用途?
 
一個研究發現,「像泡泡糖的粉紅色」會讓人毫無來由地力氣減弱、情緒鎮靜。有人根據這個結果,將重刑犯的牢房漆成粉紅色,果不其然那些凶暴殘忍的犯人,被關進粉紅色牢房15分鐘後隨即心情平靜下來,乖得跟隻小綿羊似的。之後「粉紅色牢房效應」便逐漸被引申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粉紅色的公車座椅消弭了破壞行為、父母將活潑好動孩子的房間漆成粉紅色,甚至美式足球教練為了平撫對手的激動情緒,特地將客隊的更衣室漆成粉紅色,藉以打敗對手!
 
心理學博士亞當.奧特藉由以上例子,以及運用其他各種面向實例,說明生活中影響我們決策的潛在因素,像美國選戰趣事、交通事故目擊者證詞及電影上映時機等,闡述一項驚人發現:人的思考、行為及想法竟受到我們無法控制的力量掌控!
 
你的所有決定與行為,可能僅取決於前一分鐘你身邊的事物!
 
我們總認為可以掌控自己的思考,但其實我們的想法、判斷與行為深受看似理所當然卻意想不到的周遭環境,以及一些先天因素影響!這些微妙的潛在因素讓我們直覺地、無意識地做出決定,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決定,最終將會影響我們的命運!
 
奧特引用許多尖端的心理學、行銷學及社會學的實例結果,證實我們的生活周遭除了顏色之外,還有很多「隱形的手」正在操控我們的思維。奧特以詼諧筆鋒展現精湛才華,列舉許多出乎意料且令人信服的傳聞、事件、研究結果及人物軼事,讓我們知道如何才能辨識出這些潛在力量,驅使我們成為更聰明的決策者!從我們的內在世界、與人之間的世界,到外在周遭的世界,奧特為我們揭露這一連串綁架我們大腦的隱藏力量,點醒我們察覺事物的目光!我們的人生是由一次次決定堆砌而成,幫助你認清人生中的種種障礙,瞭解更明智、更聰慧的決策方法將會為你重拾命運掌握權,讓你能更聰明地經營人生!
 
本書特色
 
◆ 三大章節,分別由9個不同形態存在於生活中的主題一一分析。
◆ 以行銷學、心理學、社會學驚人的實驗數據,搭配文化史地饒富興味的軼事,讀來富有知識性且興味盎然。
◆ 搭配研究實驗圖片簡單易懂,同時可以跟著書中敘述實際操作。
 
名人推薦
 
政大廣告學系教授兼X書院@創意實驗室總導師 陳文玲 推薦
肯夢Aveda創辦人 朱平 推薦
 
業界大力讚譽:
 
這本絕妙驚奇的書將會改變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原本看似平庸的東西將開始被賦予更深的意義。——丹.艾瑞利,《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著有《誰說人是理性的!》
 
看著奧特述說我們所有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是一座大彈珠檯裡的彈珠,你會忍不住莞爾、驚訝屏息,也會不可置信地搖頭嘆氣。如果你想看見人生中的種種障礙,並且對自己的命運重拾部分的控制,那就好好讀讀這本美妙的著作吧。——強納森.海德特,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正直的腦袋》
 
奧特以非凡的流暢文筆與顛覆性的幽默感,呈現了一種看待人類本質的全新觀點。——保羅.布隆,著有《快樂如何運作》
 
奧特將近代心理學研究當中最奇特而且令人訝異的精華全部蒐集在一本書裡。我保證你一定會想和朋友分享《粉紅色牢房效應》裡種種令人不可置信的小故事。——喬許.佛爾,《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著有《記憶人人hold得住》
 
《粉紅色牢房效應》是一部巧妙迷人的著作,為讀者介紹了心理學中若干最奇特的現象及最多采多姿的人物。——丹尼爾.吉伯特,《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著有《快樂為什麼不幸福?》
 
奧特的著作極為引人入勝,其中對於我們的知覺如何受到各種影響的探討,令我不禁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戒心……他似乎清楚知道自己的寫作材料本身就極為令人著迷,不需額外的裝飾點綴——連個新奇的字型也不需要。——《史密森》月刊
 
備受喜愛的紐約大學心理學暨行銷學教授奧特,撰寫了一本令人著迷的著作,探討種種隱而不顯的事物如何影響我們的思考、行為與感受。你如果喜歡葛拉威爾,以及其他擅長書寫出人意料的奇聞異事作者所撰寫的著作,這部處女作一定會讓你樂在其中。編輯推薦。——邦諾書店(「當月選書」及「編輯推薦」書籍)
 
奧特的發現極為引人好奇……他在文中信手拈來許多有助於說明的傳聞、事件、研究與人物,使得本書讀來興味盎然又充滿知識性。——《科克斯書評》
 
奧特不但說明了許多認知癖性的來源,更以令人信服的方式指出,理解這些現象可讓人更容易瞭解廣泛的人類行為,包括隔代貧窮的惡性循環乃至利他主義的表現……奧特的文筆為個案研究注入了新生命……只見他輕鬆寫意地游移於心理學、醫學與文化史當中,在許多專業層面上都帶給讀者出乎意料的驚喜。——《出版人週刊》

作者簡介
 
亞當‧奧特(Adam Alter)
 
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在哈佛、耶魯、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康乃爾與芝加哥大學等學術機構授課。曾榮獲心理學大學獎章,並於威爾遜學者學會擔任研究員。
 
現任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行銷學系的助理教授,也在紐約大學心理系擔任兼任教職。奧特研究重點在於人如何做出判斷,以及形塑自身人生的決定。
 
奧特同時也是《今日心理學》網站的特約部落客。他的著作廣泛刊登於學術刊物,包括《實驗心理學季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也散見於主流媒體,如公共電視網(PBS)與BBC廣播電台、《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與《經濟學人》等。本書為奧特的處女作,甫出版即大受歡迎,甚至接受了《時代雜誌》百大影響人物、暢銷書《決斷2秒間》作家葛拉威爾的特別專訪。更多詳細資訊,可以參考作者網站:adamalterauthor.com/
 
譯者簡介
 
陳信宏
 
專職譯者,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並以《好思辯的印度人》(先覺出版)入圍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譯作包括《宗教的慰藉》《如何思考性這件事》《如何不為錢煩惱》(先覺出版)《心上的刺青:寫給相信生命能改變的人》《最後的演講》(方智出版)等。

  • 書封
  • 目錄
  • 推薦序 創業人更應該知道的潛在力量 朱平
  • 前 言 所謂的「粉紅色牢房效應」
  • 第一部 外在環境的三大潛在力量
  • 1 顏色
  • 神奇的藍色效應
  • 色彩療法不盡「科學」的發展史
  • 色彩對人體的影響
  • 色彩與日常事物的關聯
  • 愛的顏色
  • 工作場所與學校的色彩效應
  • 色彩對體育賽事的影響
  • 色彩的道德聯想
  • 2 環境、地點與背景
  • 壓迫性的環境效應
  • 自然環境是身心健康的萬靈丹
  • 不流暢的心智運作與深刻思考的傾向
  • 心智變色龍
  • 情境重構
  • 3 天氣與溫度
  • 夏季戰爭多,冬季愛情熱
  • 社會孤立的寒冷
  • 天氣與身心健康
  • 陽光會導致大腦失去敏銳的察覺力
  • 羅倫茲無意間發現的蝴蝶效應
  • 第二部 人與人之間的三大潛在力量
  • 4 身旁有人所造成的影響
  • 眼睛的力量
  • 社會孤立造成的傷害
  • 透過與人比較得到真實的認知
  • 模仿、解決方案與社會連結
  • 在群眾面前表演:社會亢奮與社會焦慮
  • 競爭者愈多,競爭力愈低落
  • 三個和尚沒水喝
  • 5 身旁其他人特質造成的影響
  • 馬斯洛的研究:人類動機論
  • 基本的生理需求:性動機
  • 安全動機:種族歧視的部分原因?
  • 愛的力量:以科學角度分析荷爾蒙
  • 馬斯洛動機階層說的頂端
  • 6 文化
  • 不同文化觀點來看物體與地方
  • 不同文化觀點來看其他人
  • 不同文化觀點來看數學、藝術與榮譽
  • 雙文化現象:沉浸於兩種不同文化
  • 多重文化現象:對多種文化淺嘗輒止
  • 第三部 內在世界的三大潛在力量
  • 7 姓名
  • 姓名對生涯與命運的暗示性
  • 從姓名即可一窺成長背景
  • 順耳的姓名與拗口的姓名哪個好?
  • 可愛的名稱與威力強大的名稱
  • 8 標籤
  • 讓複雜的世界變簡單的「標籤」
  • 標籤的分類可消除模糊地帶
  • 標籤聯想帶來的偏差與危險
  • 被盲目封為「佼佼者」的學童,成績卻也大躍進
  • 看見實際上不存在的東西
  • 9 符號
  • 符號是吸附意義的磁鐵
  • 細微符號所帶有的力量
  • 超強符號(一):金錢
  • 超強符號(二):民族主義與宗教
  • 符號的小變動有大影響
  • 結語 兩個提姆的故事
  • 版權頁
同書類書籍